台返港兩女生墮電騙 父女齊中招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7/27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電話騙案本月顯著增加,單是過去兩天警方已接獲3宗涉假冒入境處人員騙案。

其中一名18歲少女被騙徒蒙騙後,進一步套取父親資料,令其父誤以為女兒被綁架,將贖款存入內地銀行戶口,父女連環受騙,損失近兩萬港元。

警方昨日公布,今年上半年共接獲28,309宗案件,較去年同期減少4.2%,但詐騙案持續增加,今年上半年錄得3,561宗,上升5.7%;其中電話騙案佔443宗,損失1.4億元,分別較去年同期的410宗及1億元上升8%及4成。

刑事及保安處處長區志光承認,近月電話騙案數字回升,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日2.4宗,而本月截至本月24日已有130宗,即平均每日5.4宗,損失1,800萬元。

他又稱,66%電騙案件都涉及假冒官員騙案,逾6成受害人30歲以下,內地留學生及來港工作人士亦超過3成,29人為新移民,警方會繼續增加防罪宣傳,包括8、9月到10間大專院校舉行防騙專題講座等。

過去兩天警方接獲3宗涉假冒入境處人員騙案,其中被連環詐騙的姓朱父女家住將軍澳。正在台灣求學、剛回港度假的18歲女兒,接獲自稱入境處人員的來電,並轉駁至內地公安指她涉刑事案件,要求存入6,100元到內地指定戶口,騙徒食髓知味,再致電受害人套取其55歲父親電話資料後,要求她關掉手提電話,騙徒以更改來電顯示的軟件,將電話顯示改為受害人的女兒電話,令其父誤信女兒被綁架,將約一萬元人民幣(折合11,560港元)存入內地銀行戶口,至前晚(25日)父女再取得聯絡後,始知受騙,匆匆到將軍澳警署報案。

另外兩宗案件亦涉及假冒入境處人員騙案,同樣在台灣留學、剛回港放暑假的22歲姓羅女子及另一名24歲姓黃女子,同被指涉及刑事案件,需將保證金存入內地指定銀行戶口,分別被騙去1.3萬及1.6萬港元,報警求助。警方將3宗案件均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,案件交由所屬警區跟進調查,暫未有人被捕。

區志光稱,騙徒多身處海外,市民一旦受騙,款項或被即時轉到境外提走,提醒市民時刻保持警惕,才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。

【其他熱話】Jimmy Choo創91億收購神話 創辦人:不想賺更多的錢了

【其他熱話】鼎爺灑淚憶母親住家飯:呢份付出有錢都買唔到